温州:“中国鞋都”新突围——“制造之都”探信心之一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温州:“中国鞋都”新突围——“制造之都”探信心之一》的报道。
温州,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在温州国际鞋革城大楼楼顶,写着“温州鞋世界 世界温州鞋”的标语宣告着这里的地位——2001年被授予“中国鞋都”称号,拥有制鞋企业4000余家,全年生产各类鞋超13亿双,全球每七双女鞋中就有一双产自这里。
这里映射着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创业史,曾经辉煌无两。作为“百工之乡”的温州做鞋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明代温州制造的鞋靴曾被列为贡品。改革春风乍暖之时,皮鞋更是成为带动温州发展、帮助百姓致富的“拳头产品”。
这里亦曾跌落谷底。劳动力成本抬高、原材料趋紧、工业用地不足、市场竞争激烈,让传统制造业短板暴露,也曾因低质廉价无序竞争让“温州制造”成为粗糙低劣的代名词,恰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成为鞋业从业者的一句自嘲。
如何突围?垂直领域精耕细作,专注经营;老牌商户坚定耕耘,放大优势;传统企业自我迭代,转变思路;行业标地注入科技,拥抱变化……
——这是属于“中国鞋都”的另一种“狂飙”。
新的一年,不要“负”,想要“富”
用店主周小娥的话说,去年太难了,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因为疫情影响,我们的货在福建滞留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到货了,退单又大批涌来,销量同比下跌了三四成,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周小娥说。
店主黄正立在市场另一侧经营一家面料门店。“这两年大家出门机会变少,买鞋的都少了。”他感觉自己对时尚的“嗅觉”也迟钝了,“货品不流行了,没人买也是自然,关门也不能怪谁。”
新的一年,不要“负”,想要“富”,是鞋都鞋革城不少商户的心声。“现在,除了‘富’,我更希望的是‘顺’。”黄正立说。
对于这些店主而言,每次外部环境的动荡都是一次事关生存前途的“压力测试”。
泡上一壶茶,周小娥正笑意盈盈地招呼着来自各地的鞋企采购商。来往的不少老客户,很愿意跟她聊天。
记者走进温州青灿贸易有限公司的店铺看到,十几位店员正应接不暇地招呼顾客。他们身后,几万款鞋扣、皮带扣一一标上编码,整齐排列在十几排货柜上,好似一间鞋类辅料超市。
“老板,这款2000个。”一位陈姓采购商拿着鞋扣照片,在这里找到了想要的货品。在他看来,鞋扣不仅要外观漂亮,还要牢固、耐磨,更要环保,重金属不能超标。
尽管艰难,但在温州,不少企业专注于一根松紧带、一只蝴蝶结、一粒鞋扣,把小生意做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事业。
奕彤鞋饰在市场中独家经营童鞋女鞋饰扣,记者造访时,几名店员正将手工制作的蝴蝶结配件粘合、整理。
店主孙素文介绍,虽然店铺体量不大,但开店五年来,这种垂直品类在市场中具有独特生存空间,疫情期间实现了平稳增长,一年交易额上千万元。
在实用性上,“鞋履之都”和温州的城市底色彼此映衬。
开年以来,仅温州国际鞋革城市场日均客流量约1.5万人次,经营户超500户,开市率95%以上。
温州城区“60分钟”车程内,可以配齐出产一双鞋所需的200多种设备、材料、配件;全产业链近一万家企业、从业人员数十万人集聚于此,2022年鞋业总产值约900亿元人民币。
肯吃苦、能抱团、有闯劲儿
东海温暖湿润的风,吹来了挺立潮头的制造业和勇猛精进的创业者。
20多年前,还是小姑娘的周小娥走进福建一家工厂,在浩如烟海的纽扣车间里日复一日。“那时候只要造得出就能卖得了,哪管什么质量。”回忆起那段时光,周小娥觉得恍如隔世。
懂技术又懂销售,让周小娥从车间脱颖而出。2012年,周小娥来到温州经营店铺,十年过去,温州鞋业的变革,也浓缩在这一粒粒鞋扣上。
阿群特价真皮鞋行店主殷良培和妻子苟兴群已经跟“鞋”打了三十年多年交道。
上世纪90年代,成都人苟兴群来到广州一家台企制鞋工厂流水线上工作。2006年,他和爱人一起来到温州,成为在这里最早开店的一批人,被称为叱咤市场的“阿群”大姐。
“随着金融危机、疫情影响,当时一同打拼的店铺陆续冲刷掉了不少,我们因为多年来的积累,还是熬下来了。”阿群说。
在市场里,所有小商户平行排列,好像一个竞争丛林,“稍微怠慢一点生意就被别人抢走了”。
根据顾客需求打样,不做库存销售,拿来样品就有设计师团队变现。“以前一单量比较大,现在则是款式多、订量少。”市场风向不停变化,周小娥也在因时而变,总体而言,今年的预期远超去年。
“物流、人流通畅,产业链完备,厂商们反馈鞋子库存量骤减,鞋卖得出去,我们就有生意,今年预期可以大干一场。”周小娥信心倍增。
几天前,阿群和丈夫爬到雷达山顶,看到山上一棵青松独自站立,感到那是一个比喻。就像他们多年来的事业,经历风霜雨雪,依然挺拔清秀。
肯吃苦、能抱团、有闯劲儿——能“熬下来”,不仅源于诚信经营,品质保证,服务优质,更源自坚定、专注做销售,紧跟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一边卖货、一边找货,保持产品每天更新,亲自下场打包配货。
虽然店面不甚打眼,但平均每天,从他们仓库中发出的鞋子有一两千双。
碰到绊脚石就把它变成垫脚石
“碰到绊脚石就把它变成垫脚石”,这是温州鞋业内流行的一句话。
中国鞋都鞋革城市场一层电梯旁的中厅,一家一百多平方米的夫妻店“亿纳超纤”抢占着相对黄金的位置。店主滕荣利说,销售利润薄,门店租金不低,“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早年间,滕荣利从事鞋履制作,2019年开始转型做材料销售,凭借从业经验并依靠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赢得客户。对照图片,他能准确说出颜色、材质和重量,并告诉对方样品在店面的哪个位置。
从做鞋转变成做鞋材,对于滕荣利而言是一次适应现实的新尝试。“目前单量整体平稳,但是心态还是比较谨慎的,想再观望一下,等待市场慢慢恢复。”他说。
中午12点,午餐时分,晓龙皮业店主陈德庆才得空放下手机。自早上店铺开门以来,他的电话便没有断过。
中国鞋都鞋革城约80平方米的一家店面内,陈列着颜色材质各异的约3000余种皮样。新春开张后,店铺和工厂紧急招工,五名店员忙着剪版、客服、散货发货,工厂工人更是加班到深夜。
陈德庆回忆,1995年父辈创立企业时还是小型加工厂,自2013年接手以来,他决心带领企业转型做内销。
彼时,一款“猪巴革”材料十分流行,“我们2001年就在生产这种革了,当时整个浙江市场还没有接受。”陈德庆说,“但我们还是坚持做下来,所以遇到机会就抓住了。”
陈德庆坦言,疫情期间企业幸好有内销支撑,能够有更稳定的资金回笼,得以抵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来,企业内生产设备不断迭代,工厂内增加备货,存量够消耗一个季度以上。
少了冒险、激进,多了沉稳、睿智
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一幢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
“鞋二代”泮玉祥回溯,最初决定做运动鞋时,时装女鞋和皮鞋在温州大范围流行,他们成为了当地最早做运动鞋的企业。
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开办工厂,内销转型做贸易;从对标台资厂建厂,到在越南、缅甸等地设立工厂;从鞋类加工,到和外国企业合作做研发,筹备自主品牌,温州市瑞星鞋业有限公司经历了茁壮成长的二十年。
如今,大众追求更健康、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产品附加值,“产品不仅要科技含量高、功能性强,还要运用新元素、新材料,融入抗菌、减震的鞋底,应用液态氮等环保、均匀、回弹更好的材料。”泮玉祥说。
最近,泮玉祥发现,户外、露营、登山等生活方式正在流行,在产品研发方面,他想结合时下流行的审美取向,在时尚度和舒适性上探索。“以前是跟着欧美大牌的风向,现在是自己去打造产品,去创造流行。”
从高端制造智能机器人,到链接全球的时尚设计链;从基于5G技术的“透明车间”,到数字化“未来工厂”……如今,在国内市场选择、国际贸易竞争的浮沉中发展起来的温州传统制造企业已逐渐孕育出新景象。
在距离市场不远的温州抖音电商直播基地,600多家鞋类商家签约入驻,实现月交易额约1.5亿元人民币。
“有人说温州模式过时了,但我认为,温州模式是进入壮年,少了冒险、激进,多了沉稳、睿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谢忠诚说,温州新产业正在崛起,老产业也在焕发新活力。
“几个月前我们市场里还没有什么顾客,但今年新春刚过,来这里逛的采购商就一下就多起来了。”在黄正立看来,只要人气起来了,一切就能逐渐恢复起来。
“今年开年爆单了,也有国外的客户陆续过来,不过不知道持续性如何。”阿群说。经历过疫情,这对夫妻已经建立起忧患意识,面对市场预期乐观时也不会全然放松。
泮玉祥说:“去年一批小微企业倒下,还有一些摇摇欲坠,这是市场自身优胜劣汰的一次洗牌,也会有新的机会从中孕育生长。虽然规划增长还没有实现,但按照目前的订单量和市场形势判断,我对未来前景乐观,且让子弹飞一会儿。”
文章转载自:新华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