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温州当年的排名前列高楼“十三层”

搜狐焦点温州站 2019-08-02 15:36: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985年1月,市区望江路安澜码头前,一座高耸的大厦前彩旗飘扬,挤满了看热闹的市民。人们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着与天连接的楼顶,口中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声。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温州“十三层”

导读1985年1月,市区望江路安澜码头前,一座高耸的大厦前彩旗飘扬,挤满了看热闹的市民。人们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着与天连接的楼顶,口中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声。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温州“十三层”———东瓯大厦。当年,它以53米、13层的高度,遥遥把其他平房甩在后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温州排名前列高楼,也是当时的浙江排名前列高楼。温州人干脆给它换了个更直接的名字——“十三层”。

“十三层”雄踞在望江路上,傲视江面来往的船只。它不仅成为渡船及客轮的航标和灯塔,也是许多人排名前列次踏上温州土地时必然要“瞻仰”的建筑。

一段流传至今的小笑话是这样说的:当年很多人喜欢在脑袋上扣一顶草帽。有几个先行者到上海时,怀着新奇的心情,抬头仰望高楼大厦,结果草帽掉到地上。当他们听说温州也有高楼大厦时,就跟别人说,如果那楼让你看得掉下草帽,那就是真的大厦了。

十八部门会审确保大厦建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市区的道路十分拥挤,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原副市长、政协副主席马云博说,“当时望江路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三、四层,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七十年代末,温州市政府在国家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城市改建。而市商业局希望有一块商业场所,刚好望江路有这么一个空地,面积只有500多平方米。经过再三勘察、研究,有关部门一致认为,如果要有足够的使用空间,这座楼的设计只能向空中发展。东瓯大厦的设计者充分利用了地基优势,这种想法在当时很有突破性。当时马云博系市建筑设计院院长,一直参与十三层的设计论证会审工作。

当时设计院接到这个任务时,大家都很兴奋,还为此开了很多次会,不断论证和完善设计方案。大厦1979年开始设计,1981年施工,1985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因为温州的地基是沿海冲积层形成的软土地基,淤泥层深的地方有80米,不打桩是不能建高楼的。建这座高楼前,设计部门勘探过好几次,地基是海坛山麓硬地基,有造高楼的基础。利用海坛山麓在凝灰基岩上做了“浮筏”基础处理。当时东瓯大厦的总造价是150多万元,建筑面积7370平方米,总高度53米。

那时市场经济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许多项目的投资主体大部分是国家。东瓯大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起来的,它的具体作用是商业用房。记者在有关资料上看到,1981年6月25日到26日,市计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参加了施工图纸会审,提出修改方案和改进意见。“我们也不知道这幢楼的具体作用,只知道高,很好奇,也很新鲜。”今年50多岁的市民李先生说,“还在施工时,就有很多人去看工地上的照片展览。”

温州人的骄傲与荣光

东瓯大厦是温州排名前列座有电梯的民用建筑,是当时温州,也是浙江省的排名前列高楼,因而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观看。大厦建起来后,成了温州的一个形象窗口,市政府在接待外宾时,常常把那里作为接待点。

“十三层”在当年带给无数人光荣与梦想。如今已经而立之年的陈先生回忆小时候,最荣耀的事就是有一次登上“十三层”的顶楼,拍张照片留念。这说明他家有“门路”,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上去的地方。连着好几天,同学们都会带着羡慕眼光围着他,争相询问十三层顶楼的点滴。

瞿小姐的亲戚曾是“十三层”的住户,端午节划龙舟的时候,他们一家跑到这户亲戚家,占尽天时地利,那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住在望江路的张老伯回忆起当时的建造情景,显得十分兴奋。“那段时间是我们温州人自豪的日子。很早就听说这里要建高楼,我们当时都没见过高楼,也就不知道是怎么建的。我记得建的时候这里人很多。工地上还搭建了很多架子,楼建到13层的时候,看的人很多。我听人说,对面永嘉人来温州的时候,站在大厦前面仰头看,头上的草帽都掉了。”张老伯指着东瓯大厦说。“楼建好后,看的人就更多了。”当时大厦一楼有一个华侨商店,卖的都是些紧俏的电器,而且只能用外汇券购物。于是就有很多人拿着外汇券站在大厦门口等人拿钱来兑换。张老伯指着望江路一带说,当时这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外汇交易“黑市”。张老伯还说,以前家里要是来了外地的朋友,都会带他们到东瓯大厦来转转。“我要让外地的客人感受到温州的不凡,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看看温州较高、较好的一座楼。通过关系,我们还上到楼顶的‘揽胜阁’,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温州城,那种感觉真是爽。那时,到揽胜阁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呢!”张老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随着时代的改变,高楼一幢接着一幢,温州城市的高度在不断地变化。“十三层”的纪录早已被刷新,但“十三层”作为城市的记忆将一直被延续。。

来源:温州古道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