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筹备“数学家之乡”培养计划,拟大力引进竞赛教练和名校生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8月1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建议温州成立苏步青数学计算机研究院等”的留言,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回复称,温州市教育局近期已在筹备《温州市“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计划》,拟大力引进数学学科竞赛教练和国内外知名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
网民7月26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温州市委书记留言称,建议温州成立苏步青数学计算机研究院等。其称,我国国际奥数比赛屡屡得奖,但是菲尔茨奖等数学顶尖大奖中国人鲜有获奖。这说明中国数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数学研究院所太少,没能够充分发挥温州等数学强市的优质生源优势。建议温州率全国之先,充分发挥温州数学学生素质高、数学家多的优势,在温州市区、龙港市及平阳县成立谷超豪、姜立夫、苏步青数学计算机研究院,适应新时代跨学科研究趋势,紧跟信息革命潮流,不断改革创新研究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迭代积累突破,勇攀高峰,力争将我国数学计算机研究水平提高到新高度,乃至引领世界数学计算机研究潮流。
温州市教育局8月1日回复称,网友在人民网建议设立数学计算机研究院等相关事项,现答复如下:
近代以来,温州在数学研究方面人才辈出,温州也因此被誉为“数学家之乡”。早在2002年,温州市政府启动了“数学家摇篮工程”。20年来,“数学家摇篮工程”深得社会、家长和学生赞誉,为温州青年数学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传承温州“数学家之乡”文化传统,在温州市政府的牵头下,温州市教育局近期已在筹备《温州市“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计划》,在目前的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强化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数学科学学院(系)的数学人才培养合作;
(2)成立温州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心;
(3)推进新一轮“数学家摇篮工程”基地学校创建;
(4)大力引进数学学科竞赛教练和国内外知名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加强数学师资队伍建设;
(5)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建模教育温州中心。
另外,温州市教育局还将与温州大学、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温州数学家家园”建设。
温州市教育局表示,以上计划与网友的建议基本吻合,后续我们将尽快完善方案,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建议。
据温州日报瓯网2021年4月报道,近百年来,温州先后走出了200多位数学家。另据新华网报道,曾有人统计,在一个时期内,国内主要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有三分之一是温州人,先后有六位温籍数学家担任过高校校长或副校长。2003年,国际最高数学成就——沃尔夫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访问温州时,欣然题写“数学家之乡”,以褒扬这支我国乃至国际数学界的重要力量。
“为什么温州出了这么多数学家?”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不少人关注到数学界的“温州现象”,并把这个问题抛向苏步青等老一辈温籍数学家。
苏步青与另一位出自温州的数学家徐桂芳,将“进行一次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的任务交给谷超豪。1999年,转任温州大学校长的谷超豪召集胡毓达等一批学者,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
“这项课题前后分为两期,课题组花了整十年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史料、走访当事人,探寻背后真正的原因。”同为课题组成员的洪振杰说,“许多工作可以说是抢救性的。”
课题组十年成果的结晶,集中在一册35万字的《数学家之乡》著作中。除了追本溯源,综述学者成果,洪振杰认为,温州数学家辈出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重视数学的社会传承、德学兼优的数学师资、刻苦实干的地域品性以及地处信息开放的沿海环境四个方面。
这四个原因,单看任何一条都非温州独占,而四者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和交叉。在不少学界研究者和教育从业者看来,“情怀”和“传承”是其中核心要义。
文章转载自:澎湃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