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特色小镇要避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澎湃新闻 2017-01-10 08:57: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1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千企千镇工程”启动仪式上指出,实施“千企千镇工程”,关键是要坚持自主自愿、互利互惠,不能搞“拉郎配”,不盲目追求数量,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更多依靠市场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发展、共同成长。胡祖才还强调,要坚决防止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则表示,要避免特色小(城)镇建设“穿新鞋走老路”,特色小(城)镇不是脱实向虚,搞形象工程,搞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造城运动,形成新的“空镇”、“鬼镇”。

胡祖才:坚决防止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曾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在2020年前,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各地也已经开始了探索。

而“千企千镇工程”则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目的是根据“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小(城)镇创建模式,搭建小(城)镇与企业主体有效对接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发展、共同成长。

在1月8日的启动仪式上,与会官员、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代表围绕着镇企合作的路径以及其中的商机展开讨论。

胡祖才在启动仪式上还表示,实施“千企千镇工程”,重点是要引导企业聚焦城镇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装备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优势产业,坚决防止变相搞房地产开发;重点是要聚焦城镇功能提升,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公共服务,挖掘文化内涵,促进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陈亚军:避免搞形象工程、造城运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也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在关注“大城市病”的同时,同样不能回避“小城镇病”的问题。

陈亚军说,由于小城镇量大面广,规模不经济的局限性,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弱,如果“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对水土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处理起来可能比“大城市病”更难。

对于如何避免特色小(城)镇建设“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陈亚军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问题”这个命题以来,“小城镇,大战略”曾经红极一时。但今天再提“小城镇,大梦想”的时候,却很有必要对过去走过的历程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讨论。

“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也已经不再是当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城镇化进入了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的新阶段。”陈亚军说,在城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他分析,防止走老路,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切忌“东施效颦”、一哄而上,倡导小城镇要“有重点地发展”。而所谓有重点地发展,总要求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陈亚军解释,这是针对小城镇数量多、质量差,占地多、形象差等问题提出的。

而有重点地发展,还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分类施策: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的专业特色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同时,还要兼顾特色小镇和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两种新形态,这两种新形态反映的是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陈亚军还强调,特色小镇不是脱实向虚,搞形象工程,搞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造城运动,形成新的“空镇”、“鬼镇”。陈亚军还指出,开展“千企千镇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避免政府“大包大揽”。

仅浙江省建设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就超过5千亿

特色小镇建设的融资需求问题也在启动仪式上引发了讨论。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表示,要实现2020年培育一千个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相关融资需求巨大,根据开行的预测,仅浙江省建设70多个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就超过5千亿。

光大银行行长张金良则透露,2016年度,该行新增城镇化项目目录630个亿,融资余额超过1千亿元,光大银行将调集各方资源通过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支持“千企千镇工程”的实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