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34年!这家温州较大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500亿,国际化发展有了新内涵

中国基金报 2018-11-06 18:12:2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国基金报微信:chinafundnews

原标题:深耕34年!这家温州较大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500亿,国际化发展有了新内涵

深耕低压电器行业34年,正泰电器(601877)从零起步,成长为浙江温州又一家誉满全球的国际化企业。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连续多年蝉联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龙头,同时也是温州规模较大的A股上市公司。

身处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低压电器行业,“围绕主业,围绕特长,扎扎实实搞创新”,对于正泰而言,既是安身立命的信念,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2016年成功注入光伏资产,并开启了从装备制造企业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之路后,正泰电器形成了怎样的产业布局?面对智能家居、工业4.0的滚滚热潮,低压电器龙头又将如何应对?

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正泰电器,证券时报副总编辑高峰与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截至11月6日收盘,正泰电器市值为516亿。

扎扎实实把创新做到实处

高峰:在A股上市的温州公司中,正泰的财务指标都非常突出。作为温州的标杆性企业,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出温商的一些特质?又是哪些因素使公司在温商群体中脱颖而出?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高峰(图右)

嘉宾:正泰电器董事长南存辉

南存辉:温州的优秀企业很多,温州企业最突出的共性就是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正泰也拥有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正泰电器是比较早的开始注重质量提升,再以质量为基础做品牌创新,同时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探索。

温州人比较注重家族传承,所谓“老子创业儿子传”,而我们则从“家族企业”走向“企业家族”,走上一条股份制、公众化的道路。同时,我们通过上市企业的规范要求,用股份制的制度建设倒逼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制度建设上有扎实的基础。

其次,在正泰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国家要求、社会进步融为一体。三十多年,我们就是三句话——“听中央的,看欧美的,干自己的”,扎扎实实把创新做到实处。

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好像很吃亏,放弃了很多机会。以前不需要许可证的时候,大家什么也不需要就可以卖产品。而我们为了申请许可证,花了好多年的时间;为了合规,借了好多钱,去买设备、做认证。那时候人家说我们傻,后来到了国家打击整顿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做对了。

三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实业,就是一根筋围绕电力设备,如今向新能源转型发展,一路上就是围绕“电”字做文章。没有搞别的东西,不断的投入生产,投入创新。那个时候看上去好像很傻,其实我觉得我们想得很明白: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

回过头来看看,正泰的发展方向很清晰,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用加法把产业做强,用减法把企业做大,总是围绕着主业,围绕着特长,扎扎实实搞创新,这才有了今天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认可。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路还很长,不能骄傲。

从“本土国际化”到“国际本土化”

高峰:正泰电器成立之初的名字叫做“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可以说自成立之初公司就有很强的国际化发展意识。二十年来,对于公司而言,“国际化发展”的内涵是否有了一定的变化?

南存辉:当时我们提出的理念是“本土国际化”,就是在温州做国际贸易的生意。现在提出的理念是 “国际本土化”,就是把企业融入到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里去。最早就是个简单的贸易,后来做物流,现在把研发也跟到全世界去了。当地有什么样特殊的环境,特别潮湿?特别热?或是特别冷?我们就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

我们还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现在正泰的工厂已经遍布德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世界各地,在近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销售机构和物流配套,在欧洲、亚太、北美有研发机构。资本也走出去,人才进行本土化。正泰鼓励大家创业创新,不分国别、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语言,我们甚至把股份也给外籍员工。

现在正是追随“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好时候。我们从原来的把产品简单的卖出去,再到现在走进去、走上去,其实有很多的文章。这个当中的重点,就是要把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发挥好。所有事情都是一个人干,你干不了的。在社会方方面面,把机制搞活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人才、技术、资金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都是很丰富的。2010年,正泰在西班牙请了几十个外国人做销售,他们问:我们一起合作,干得好能不能股份给我?我说,当然可以。后来我们去了意大利,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把意大利较大的经销商吸引进来。

我觉得,我们的“国际本土化”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现在也应该说还是一个初级阶段。正泰电器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公司在产品、制度等方面的竞争力非常有优势。

经济越发达,低压电器需求越丰富

高峰:作为低压电器领域的龙头企业,正泰电器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南存辉:低压电器是一个量大面广的基础元器件,凡是用电的地方,低压电器必不可少。它也是一个易损品——寿命到了要换,技术升级也要换。

这个东西做好不容易,我们在技术、质量、工艺、服务、性价比等等方面的优势,合作方都能够看到。正泰电器是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在这个领域上不断耕耘,不断给他们创造价值,目前来看,客户对正泰的忠诚度很高。

与此同时,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正泰始终紧跟市场节拍,不断的赋予老产品新生命、新竞争力,让产品的特性、性价比持续满足不同层面的、不同阶层的需要。这就是个性化服务,要求企业做得非常专精,而这就是正泰电器三十多年来做专、做精的体现。

护城河其实是靠机制、靠体制的,企业间最终的竞争是理念与文化的竞争,是企业价值观的竞争。表面上来看,正泰能够持续不断的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一个产品创新能力,但背后沉淀着的是正泰30余年来的文化和理念。

我相信我们能越做越好,我们的护城河靠文化。我不懂技术,现在也不是我在做,都是年轻一代的专家在开发产品,而且他们在实践中也觉得,原来正泰传承下来的理念都是对的。

高峰:低压电器行业未来增长主要依赖什么因素?

南存辉:低压电器行业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经济越发达,低压电器的需求越丰富。

没有钱的时候,造房子也简单,灯能照明就行了,电能通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智能电器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温度、湿度、安防、感光、感声等等,如今的需求五花八门。需求的升级意味着技术的升级,原来的开关就是一开一关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如何保障线路安全?如何保持温度恒定?同样五花八门。

如今,我们一个产品一天最多生产了270万个。可以想象一下,一天270万个,一年将近10亿个,怎么卖啊?可是现实中,它就是这么大的需求量,而且还供货不足,我们的机器一天24小时在转。

现在,低压电器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了——好的越好,强的越强,不适应的自然淘汰,不论是产品还是企业都是如此。我相信,像正泰这样具备全球化竞争能力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整合新技术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好。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低压电器产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在制造方面全面实施智能化

高峰:低压电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近期也在推行智能化制造的转型升级,请问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相关技术落地后会对公司的生产带来怎样的提升?

南存辉:在低压电器领域,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打造的项目,基于能效管理的电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最近刚刚通过国家工信部的验收。这个示范项目从产品设计开始,到模具制造、产品制造,最后到仓储、物流、客户端,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制造,基本上把人的因素消除掉了。

实施智能制造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更高了。如今,我们把质量隐患消灭在生产的萌芽状态,一旦参数发生偏移,大数据指挥生产线停下来,人去把它调整好之后再开动。在产品出来后的所有环节检测,比如热检测、透视检测、X光检测等等全部由机器完成。

这个项目是最近通过验收的,我们也在跟踪,到底系统能把生产提升到什么程度,到底产能提高多少,成本降低多少。如今跟踪了两三月,目前来看全部超过预期,非常的棒。

在光伏业务方面,正泰电器在嘉兴有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规模都算大的光伏单体制造基地,1.5GW的工厂,同样是全自动化的。

将来低压电器板块也好、光伏板块也好,我们整个公司在制造方面将全面实施智能化。将来整个产业的大进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因为国家很重视,地方政府很支持,企业也非常愿意。现在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非常棒,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都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拼命推进智能化。一旦智能制造全面铺开,中国的制造业将完全大不一样,竞争力特别是世界先进的,这个意义很重大。

以电站为龙头 做正泰特色的新能源产业

高峰:请问公司以低压电器龙头企业的身份,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较其他光伏企业的优势在于哪里?

南存辉:正泰电器和其他光伏企业的区别在于我们拥有产业链优势。

光伏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发电环节,发电完成后的输、储、变、配、用,正泰拥有全套的产品和技术。当时我们在火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之间做选择,最后决定,既然是转型升级,就选择了最为清洁的太阳能。而且我们不做前端,专注于最后的光伏电站环节。

所以,我们跟很多光伏企业不一样,他们做硅片、做组件,投入很大,产线规模很大,赚钱的时候也很多。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干后面那一端——那是我们能干的活。这样一来,我就把正泰的优势结合起来了,正泰在电力板块的产业链完整了。

此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球都一样依靠政策推动。如今,行业规模起来了,政策向后调,不少单一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受影响很大。而对于正泰电器而言,身后有集团的支撑,同时持续将投资电站的规模适度的加以控制,主要做好配套工作。

所以说,正泰电器和其他光伏企业的不同在于,我们以光伏电站为龙头,抓好投资、建设开发以及运维,用我们的产业链进行产业配套。最终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正泰新能源模式。

高峰:近期和长期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南存辉:新能源领域,我们近期的目标还是继续做好电站。正泰电器会继续把电站业务的创新、管理工作做好,着眼于竞争力的提升。

长期来看的话,正泰电器未来要以发展能源综合管理为抓手,把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创新工作做到位。

太阳能是其中一块,其中经营分布式电站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领域,运维能力是很讲究的。运营成本的高低,效率的快慢,直接决定了你的产出。总之,正泰电器朝着一条让能源变成更加清洁、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便宜的主线进行布局。通过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技术性整合,工艺创新,将在新能源领域,做出中国特色、做出正泰特点。

高峰:公司在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实现的转换率如何?

南存辉:光伏产业追求转化率的目标,也就是经过阳光的照射,能产生多少电。但是作为发电环节来讲,更关键的是一度电成本多少。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目标,当然最终都是在投入产出比上面下功夫。假如说光伏发电一度电只需要0.2元,跟火电是一样,甚至比火电还便宜,那么光伏的量自然就大起来了。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政府政策、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等等各方的力量来推动。

十年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差不多是4美元/瓦,七八年前降到2美元/瓦,现在多少?0.2元/瓦。

采访札记丨南存辉:不一样的温州商人

高峰

改革开放的国策使温州成为“最盛产老板”的地区之一。南存辉,30多年前从温州乐清起步,把一个手工作坊的开关厂做成中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及新能源领军企业。日前,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榜单中,南存辉不出所料上榜。其实,南存辉已先后荣获“世界青年企业家杰出成就奖”、“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十大管理英才”、“中国年度商业领袖”、“CCTV200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殊荣,并出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南存辉的传奇经历,使他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新兴民企代言人”,并被权威媒体评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100名青年人物”之一。这次赴浙江采访,这个国字脸、眼神深邃的小个子男人令人感觉不太一样,正如媒体同行所言——他有极好的逻辑思维,任何提问,他几乎不假思索,环环紧扣、步步推理的清晰阐述便已侃侃而来。的确,和南存辉交流不累,正如财经作家、媒体人胡宏伟所说,“他开口就是大白话,却Hold住缜密逻辑,说得清楚天下道理,和许多温州商人相比凸显迥然不同的质感,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同样拼搏数十载后迥然不同的商业成就和人生高度。”

作家廖毅出版的新书《南存辉观点》,是从之前创作的《南存辉讲故事》基础上升华的。全书包括“管理观——创富辩证法”、“育人观——别人为什么听你的”、“发展观——慎思无国界”、“文化观——文化是贯穿企业的线索”、“修身观——人做好了,事也做好了”五章。各章内容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构织成南存辉闪耀的思想脉络,并将这位民营企业家的趣味管理智慧生动地呈现出来。南存辉自谦地认为:“我是一个草根出身的企业家,亲身经历了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也目睹了一些企业的兴衰存亡。我就根据自己的经历谈点体会,集结成所谓观点,让人听明白并从中悟出道理就可以了。”

应该说,在我国“最盛产老板”地区之一的温州不缺乏聪明人,温州人塑造的强烈自我形象是:肯吃苦,胆子大,四海为家,精于经商理财。所以不少学者把温州人与犹太人相提并论。当然,也有人将温州人的聪明理解为一种狡黠——为了追逐具有摧毁性竞争力的价格低廉,产品的假冒伪劣曾经登峰造极。小聪明还是大智慧,南存辉选择了后者。企业与人生进化的路径就此分野。

南存辉的智慧从哪来?当然,除了天资,唯有不断学习,在创业实践中学习、向企业前辈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任何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智慧、有情商的企业管理者,企业应该从历史事件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南存辉系统地阅读了《资治通鉴》。从秦朝大败局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是,如何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如何重视后继人才选拔培养,如何处理好“集权”和“授权”关系。从“文景之治”中寻找企业之治的启示是,只有适时、适当地调整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重视劳动价值,才能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对南存辉影响较大的人物无疑是他的本家、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高山仰止间,他从一点一滴真切地体味、领悟大师的智慧境界。因为懂得学习,南存辉“永远年轻”;因为善于学习,南存辉的小智慧可以变成大智慧。《南存辉观点》一书中记录的南存辉式的智慧涵盖面广,有做人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创业智慧、创新智慧、管理智慧、经营智慧等。

经济理论界有个论断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通常也是一个深邃的“思想家”。这样的企业家,深谙经营之道,对自己的企业和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有独到的思考。这样的企业家,强调观念先行,注重知行合一;这样的企业家,在决策中不糊涂、发展中不迷茫、困难中不彷徨,从而带来企业坚实前行。南存辉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企业家呢!

(作者系证券时报副总编辑)

Chinafundnew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