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建、且未列入棚改征收计划的老小区将大改!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4月20日,记者从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日前我市出台《温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三年内计划改造老旧小区85个,居民楼781幢,改造面积25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43万户。
其中,全市2020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开工20个。据了解,龙湾区状元街道龙跃社区华塑大楼、文成县大峃镇县前社区县前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经开工。
三年改造老旧小区85个
据了解,此次重点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且未列入棚改计划或5年内未列入征收计划的老旧住宅小区。2000年后建成的使用功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备、物业管理不完善且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也可纳入改造范围。拟通过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实施改造的棚户区(居民住房)以及居民自建住房为主的区域和城中村不属本次老旧小区改造的范畴。计划全市2020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开工20个。至2022年年底,全市实施改造老旧小区85个,居民楼781幢,改造面积25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43万户。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和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对2000年前建成的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做到“能改尽改”,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六有”目标,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整洁的居住环境、有配套的社区服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有和谐的邻里关系。
完善居住功能等为重点改造内容
列入改造的小区以确保老旧小区居住安全、完善居住功能等为重点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立面、道路交通和停车、管网通信系统、景观绿化、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体系等6大类。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种类型,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来确定改造内容。其中,基础类改造类型主要解决小区功能性、安全性等迫切问题,确保小区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行,满足居民公共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完善类改造类型主要考虑满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和生活便利型需要,改善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打造宜居环境;提升类改造类型主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套,丰富小区及周边配套服务的供给,满足居民的社会服务要求。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从哪里来?文件也进行了明确,按照文件,各县(市、区)要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类改造内容予以重点支持,完善类改造内容政府适当给予支持,提升类改造内容引导社会市场主体投入,政府重点在资源统筹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各县(市、区)财政预算要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放在优先位置,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另一块业主资金,原则上居民要出资参与本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具体通过个人出资或单位捐资、物业维修基金(补交)、小区公共收益等渠道落实。同时,还要引入社会资金,吸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通过多渠道融资方式筹集改造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参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后期管理。鼓励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网络通信、有线电视等经营单位投资老旧小区管线整治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瓯海拟6月份开工改造3个老旧小区
昨天,记者从瓯海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瓯海区将对景山、新桥、梧田三个街道的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房屋66栋、共2338户,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
(景瓯小区)涉及改造的3个老旧小区分别为景瓯小区,金蟾5、9组团和展宏家园。这3个小区计划6月开工,年底前完成改造。改造内容主要为污水零直排改造、停车位增设以及外立面翻新等,围绕“基础功能完善、房屋维修养护、环境综合整治”三方面工作重点,在实现小区功能完善、房屋整治为前提下,提升小区环境。据了解,2018年以来,瓯海区先行先试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陆续完成了景山西小区、新桥二组团、梧田双堡新村、南白象安昌锦园等4个老旧小区试点改造,涉及改造面积约23万平方米,受益户数2122户,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雨污水堵塞等问题,小区硬件水平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来源:温州商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