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2020局部萧条,2021全面复苏?!如何抓住其中的机会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关于2020年,禾略认为——1、基于近三年房价轮动规律,结合市场信心走势,2020年全国开始进入萧条的阶段。2、不同区域市场市场热度不一致,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多数处于衰退以及萧条的阶段;长三角、粤港澳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大多数城市则处于复苏阶段,预计未来的市场信心将持续走高。3、不同城市等级市场热度也不一致,强三线以下的城市多数处于衰退与萧条的阶段,而二线以上的城市多数处于复苏阶段。4、人口流出的小城市,房价涨幅不可小觑。面对2020年,禾略建议——1、通过历史的房价波动规律,预判未来房价的走势,踏准合适投资时机,2、大中城市应判读城市扩张的方向以及把握土地价值的变化规律,从而选择合适的位置采取对应的投资策略;3、中小城市应把握准城区向外扩展的方向,抓住人口聚集带来的红利。—— 正文 ——2018年是房地产最难的一年2019年是房地产最难的一年2020年还是房地产最难的一年真的吗?我不信!
近几年,全国城市房价增长存在轮动现象
2016-2017年,全国东部城市房价一片大涨;
2017-2018年,从中东部城市开始,房价增长开始放缓;
2018-2019年,则呈现出四组团抱团式增长的局面。

不同区域内部的城市也存在房价轮动规律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2016-2019年,26个城市中有85%(22个)城市房价的增长呈现逐渐放缓的现象,意味着对于不同区域的城市来说,内部城市也存在房价轮动规律。

那么,如何在每一年都很“难”的房地产市场里做对投资呢?
NO.1
择时 —— 在城市房价轮动规律中把握合适投资的时机
把握房价的轮动规律重点在于,学会运用市场周期,判断未来的走势;根据历史的轮动规律,预判未来的市场机会。

禾略利于二手挂牌房价的价格波动趋势来反映市场信心热度。
周期上升,反映市场信心提升,市场热度不断增加,购房积极性提高;反之则市场信心下降,市场遇冷,购房积极性降低。

如何从历史房价的轮动规律,把握未来机会?将市场信心的变化与历史的房价轮动规律相结合,红线反应的是市场信心的走势——
2017年,东部市场信心刚走出底部,正处于信心快速增长时期,从复苏走向繁荣;
2018年,东部与中部的城市增长出现放缓,市场信心信心的增长开始逐渐趋向于0;
2019年,正值房价抱团式增长阶段,市场的信心开始下降。
基于这三年的房价轮动规律,结合市场信心的走势看,未来市场信心很大可能持续下行,意味着2020年全国开始进入萧条的阶段,但是大概在2021年市场的信心开始探底回升,很有可能会重新出现2017年房价一片大涨的现象。(注:至于未来市场是否在2021年复苏,需持续的监测,仅从单一时间节点无法准确判断)
假设2020年全国开始进入萧条的阶段,那么不同区域或是不同等级的城市是不是也一样萧条呢?
从城市群来看,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多数处于衰退以及萧条的阶段;反观长三角、粤港澳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大多数城市则处于复苏阶段,预计未来的市场信心将持续走高。

从城市等级来看,强三线以下的城市多数处于衰退与萧条的阶段,而二线以上的城市多数处于复苏阶段。

可知,尽管全国未来将进入萧条阶段,但大趋势中的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城市仍存在不同的机会。
NO.2
择地 —— 在城市房价轮动规律中把握合适投资的地方
跳出常识框架:“大城市肯定比小城市好”,“东部城市肯定比西部城市好”;
选正确发力点:知道在不同的城市该怎么做。
1、抓住城市扩张方向,把握正确的投资节奏。
(1) 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把握城市住宅需求。
城市的发展一般从不发达到成熟现代社会,禾略对应城市发展的6个阶段,对应潜在居民住房需求做出研判,如图:

对应城市等级与城市发展阶段,通过数据量化评判出城市发展以及住宅需求的变化。

(2) 从土地空间扩张规律,把握城市扩张路径。
城市的空间扩张类似人从小到大的生长,从城市中心到城市外围趋势扩张的同时,土地价值会产生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分别是中心集聚、轴向扩张、思想扩张、郊区化、都市化五个阶段。

不同点:
城市的等级与土地价值不一致;
处于不同空间扩张阶段的城市就要采用不一样的投资策略。
以上海为例,根据空间扩张的规律,构建了一个城市扩张的矢量化模型,解读上海城市空间扩张路径——
1-3阶段:城市规模比较小,以聚集为主;
4阶段:城市开始“摊大饼”,城市开始向郊区扩张,成为城市走向大规模发展的起点;
5-6阶段:城市开始向30-60公里圈层扩张,中心城区价值逐渐突显。

(3) 从土地价值研判城市发展现状。
禾略根据PIE土地价值分类模型,评判土地价值,从而研判城市发展。

以广佛2018年土地价值为例,主要分为五类:城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无人区。

城市投资节奏的把握分三步:
城市发展规律——住宅需求预判;
空间扩展规律——城市扩张路径;
土地价值研判——城市发展现状。
以佛山为例:

城市发展阶段:2019年为二线,2020年升级为强二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城市住宅需求快速增长时期。
空间扩张规律:2011-2019年轴向扩张(南海→禅城→顺德),2020年开始进入四向扩张(摊大饼)阶段,④区域值得关注。
土地价值研判:2018年③区域的土地价值基本为近城区(开发基本完成);④区域-靠近广州部分土地价值基本为近城区-由广州商业住宅外溢导致;东边高明、三水的以区域中心聚集为主,城区方向周边土地价值仍为近郊区为主,仍有较大开发空间。
投资节奏结论:①到③区域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主要是商业升级机会;东部④区域承接广州外溢客群;西部④区域(高明与三水),目前开发较少,同时城市区域需求快速增长时期,未来住宅有大规模开发机会,建议提前布局
(4)从时间维度变化研判城市投资节奏。
以广州为例:

2009-2014年四向扩张——④区域:土地价值基本为近城区以上,番禺白云部分区域土地价值达到城区,面临商业升级+住宅市场改善化的机会。
2015-2021年郊区化——⑤区域:存在住宅开发机会,同时2016-2018年增城南沙住宅成交很多,需要大规模补充配套,存在商业少有的机会。
2022年以后都市化——⑥区域:预计主要扩张至从化区,建议机会储备住宅开发机会。
大中城市若要获得土地扩张的红利,需要先理解城市发展的阶段,判断住宅的需求,再根据城市空间扩张的规律,判读城市扩张的方向以及把握土地价值的变化规律,从而选择合适的位置采取对应的投资策略。
2、关注潜在城镇化人群,把握人口中心聚集机会。
说完了大中城市要如何投资,下面从人口红利的角度,谈谈一些中小城市的投资方法。先从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起,全国TOP30人口流出城市,基本都有超过100万以上的人口流出。

划重点,然而就是这些“无人问津”的小城市,在2014年1月-2019年11月,有一半以上的房价累计涨幅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57%,同时临沂、保定、咸阳等城市涨幅均超过90%。

为什么这些城市看起来不怎样,但房价却可以涨这么多?
带着这个问题,以G市为例为大家解答,G市人口流出持续加大,但是房价翻两翻。原因在于G市的人口红利非常大:人口基数大、潜在进城人口多、城区人口增长快,快到潜在进城购房人群的购买力压到流出人群的购买力。


与此同时,从人口空间上看,城市中心人口聚集持续,流出的人口主要为农村人口,所以即使G城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出,依然不影响城区房价的快速增长。

中小城市若要获得土地扩张的红利,重点要关注人口聚集,人口基数大、人口城镇化率低、潜在进城购房人群多,但中心城区范围较小,土地供不应求,房价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城区周边近城区必然成为新增城镇人口购房的重点关注区域,把握准城区向外扩展的方向,才能抓住人口聚集带来的红利。
—— 小结 ——
2019年只剩2天就结束了,甲方爸爸们准备好迎接房地产市场最难的2020年了吗?
简单总结以上干货,禾略提供两条策略建议——
策略建议一:踏准合适的时机通过历史的房价波动规律,预判未来房价的走势。策略建议二:选择合适的地点(1)从大中城市看:根据城市空间扩张的规律的6个阶段,判读城市扩张的方向以及把握土地价值的变化规律,从而选择合适的位置采取对应的投资策略;(2)从中小城市看:重点是要关注人口聚集的红利,城区周边近城区必然成为新增城镇人口购房的重点关注区域,把握准城区向外扩展的方向,才能抓住人口聚集带来的红利。
来源:禾略研究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